(四)解放區(qū)接收國民黨政府的鋼鐵企業(yè)及恢復生產
解放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反攻階段后,隨著戰(zhàn)爭推進,解放區(qū)不斷擴大,各地軍事管制委員會(簡稱軍管會)分別接管了國民政府管理的各類鋼鐵企業(yè),并迅速組織恢復生產,這為軍工生產和解放區(qū)恢復經(jīng)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解放戰(zhàn)爭中,接管的鋼鐵生產企業(yè)有:
1.陽泉礦務局鐵廠[29]。1947年5月2日山西陽泉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了“陽泉礦務局鐵廠”,并將其更名為“晉察冀邊區(qū)陽泉鐵廠”。當時,該廠有2座日產20噸鐵的高爐(58立方米);接管后,將該廠2號高爐及其附屬設備拆遷,轉移到故縣,建設故縣鐵廠。該廠另1座1號高爐于1947年底開始修復,歷經(jīng)3個多月,該高爐全面修復完成,并于1948年2月26日投產。該廠投產后,為軍工生產提供了大量的鑄造生鐵。后該廠更名為“陽泉鐵廠”,隸屬華北人民政府管轄。
2.進和商事株式會社和大連大華礦業(yè)株式會社。1947年7月1日,進和商會和大華礦業(yè)株式會社由蘇聯(lián)紅軍移交給中共中央東北局軍工部,進和商會改名為大連金屬制造工廠,大華礦業(yè)株式會社改名為大連煉鋼工廠。移交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2個廠迅速恢復生產。大連煉鋼工廠主要以電爐煉鋼為主,到1947年末,就恢復到月產90噸鋼的水平。經(jīng)過反復研制,該廠在我國冶煉史上首次成功地煉出了合格的用于加工炮彈引信支耳的鎳銅合金。1948年10月31日,大連金屬制造工廠與大連煉鋼工廠合并,改名為大連鋼鐵工廠。該廠在解放戰(zhàn)爭中,給各軍工制造炮彈提供了大量的引信合金材料,在解放戰(zhàn)爭各戰(zhàn)場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為淮海戰(zhàn)役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受到陳毅司令員的表彰。
3.鞍山鋼鐵公司[30]。1948年2月19日鞍山市解放,中共中央東北局接管鞍山鋼鐵公司。1948年12月26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準成立鞍山鋼鐵公司,并開始組織恢復生產。經(jīng)過1年多的修復,到1949年4月25日,煉鋼廠2號平爐恢復生產,煉出鞍鋼解放后第一爐鋼;4月28日,1號平爐恢復生產;1949年6月27日,2號高爐恢復生產正式出鐵。1949年7月9日,鞍鋼隆重舉行開工典禮,鞍鋼進入全面恢復期。鞍鋼的恢復生產,對當時軍工生產和解放后東北地區(qū)國民經(jīng)濟的恢復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鞍鋼開工紀念章。(資料)
4.本溪湖煤鐵公司[31]。1948年10月31日本溪市解放,1948年11月2日,東北行政委員會工業(yè)部接管本溪湖煤鐵公司;11月7日公司更名為“本溪煤鐵公司”,并開始搶修設備恢復生產;11月11日,特殊鋼廠250公斤電爐(感應爐)煉出本溪煤鐵公司解放后第一爐特殊鋼。1949年7月3日修復2號高爐,7月4日高爐出鐵,7月15日本溪煤鐵公司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10月1日修復1號高爐。本溪湖煤鐵公司進入全面恢復生產階段。
5.撫順制鋼廠。1948年10月31日撫順解放,11月6日撫順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撫順制鋼廠,并開始恢復生產;12月6日煉鋼廠6號3噸電爐煉出撫順解放后的第一爐鋼,后相繼又恢復了原有1噸、5噸電爐。撫順制鋼廠的電爐投產,為軍工生產提供了大量的特殊鋼。
6.沈陽實習工廠煉鋼廠。1948年11月2日東北最大的城市——沈陽解放,由沈陽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了沈陽實習工廠煉鋼廠,并恢復生產。
7.龍煙鐵礦。1948年12月7日宣化解放,察哈爾省人民政府接管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華北鋼鐵有限公司的龍煙鐵礦。1949年2月,華北人民政府正式管理龍煙鐵礦下屬四廠一礦;1949年7月,礦山、氧氣廠恢復生產。龍煙鐵礦恢復生產后,為石景山鋼鐵廠的恢復提供了重要的鐵礦石原料。
7.龍煙鐵礦。1948年12月7日宣化解放,察哈爾省人民政府接管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華北鋼鐵有限公司的龍煙鐵礦。1949年2月,華北人民政府正式管理龍煙鐵礦下屬四廠一礦;1949年7月,礦山、氧氣廠恢復生產。龍煙鐵礦恢復生產后,為石景山鋼鐵廠的恢復提供了重要的鐵礦石原料。
▲1948年12月7日宣化解放,龍煙鐵礦由察哈爾省人民政府接管。1949年2月,華北人民政府接管龍煙鐵礦和下屬四廠一礦。(資料)
8.唐山制鋼廠。1948年12月12日唐山市解放,唐山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工礦企業(yè)處當天接管了“華北鋼鐵公司唐山制鋼廠”,并更名為“唐山鋼廠”;12月13日,該廠的1噸和6噸化鐵爐、1座7噸電爐和1座4噸的酸性空氣側吹轉爐、1套直徑400毫米×1/直徑250毫米×4小型軋鋼車間和耐火材料車間全面恢復生產。
9.石景山鋼鐵廠。1948年12月17日北平市石景山解放,12月19日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華北鋼鐵公司石景山鋼鐵廠”,并更名為“石景山鋼鐵廠”;軍管會接管后,立即著手恢復生產。1949年1月9日鑄造廠恢復生產,4月21日焦爐恢復生產,6月26日日產250噸的1號高爐恢復生產。
10.天津制鋼廠。1949年1月15日天津市解放,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華北鋼鐵公司天津制鋼廠”,并設置總廠和分廠,實行統(tǒng)一管理,開始組織恢復生產;1949年5月底,修復25噸馬丁爐(即平爐)并開始煉鋼,中小型軋機也恢復生產。
11.太原西北鋼鐵廠。1949年4月20日太原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西北鋼鐵廠,接管后開始進行復產工作,從4月25日開始,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相繼恢復1座焦爐、2座高爐(分別為103立方米和287立方米)、2座30噸平爐和1臺中型軋機的生產;5月20日,平爐冶煉出太原解放第一爐鋼水,西北鋼鐵廠基本恢復生產。
12.華中礦務局馬鞍山分礦。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了國民政府資源委員華東礦務局馬鞍山分礦,接管后制訂了“全面復工、局部生產”的方針,開始恢復鐵礦的生產。
13.上海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官僚資本企業(yè)[32]。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華東軍政委員會接管上海7家官僚資本企業(yè),并迅速組織恢復生產。1949年5月30日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上海冷鑄車輪試驗廠,6月2日就恢復生產,開始鑄造火車輪;7月11日上鋼二廠恢復生產線材;7月12日上鋼三廠平爐開始出鋼;7月23日上鋼一廠平爐恢復。1949年6月24日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上海窯業(yè)廠,并恢復生產。1949年7月18日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大鑫鋼鐵廠,8月16日恢復生產,開始生產鑄鋼件和鑄鐵件。1949年7月21日,日亞鋼業(yè)廠恢復生產。1949年10月19日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亞細亞鋼業(yè)廠,7月1日恢復生產,7月11日電爐開始出鋼。
14.華中鋼鐵公司[33]。1949年5月15日湖北黃石解放。1949年5月27日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國民政府時稱的華中鋼鐵公司,6月13日更名為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華中鋼鐵公司。由于該企業(yè)在抗戰(zhàn)初期大部分設備拆遷至重慶,其余設備損壞,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民政府建設1座66立方米高爐、2座1.5噸轉爐和1套250毫米、1套尚未安裝的430毫米軋機,但均未完工投產;接管后著手恢復建設,完成了轉爐工程和250毫米軋機,當年生產鋼53噸、鋼材92噸。
新中國成立后,陸續(xù)接收的西南地區(qū)鋼鐵企業(yè)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時,西南地區(qū)還沒有解放。新中國成立后,隨著西南地區(qū)的解放,陸續(xù)接收了西南地區(qū)的鋼鐵企業(yè),主要有以下幾個:
1.重慶兵工署第二十九兵工廠[34]。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12月3日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人到重慶兵工署第二十九兵工廠,12月6日正式接管該廠并組織恢復生產;1950年1月平爐開始修復,1950年4月2日煉出重慶解放后第一爐鋼水,并澆鑄成鋼錠;日產20噸鐵的高爐于1950年3月21日修復完成,4月6日開始生產;日產100噸鐵的高爐于1951年7月1日修復完成,正式投產。鋼軌軋鋼廠1950年5月10日修復完成,開始生產。
▲重慶兵工署第二十九兵工廠。(資料)
2.重慶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廠[35]。1949年11月30日重慶市解放,12月7日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軍代表接管國民政府兵工署第二十四廠。1950年2月3日,該廠第一煉鋼車間1座3噸電爐修復投產;到3月底,2套軋機修復投產;12月份,又將原3噸“吉輝爐”更換成美制3噸摩爾式電爐投產。
3.中國興業(yè)公司[36]。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后,重慶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中國興業(yè)公司。該公司擁有日產30噸煉鐵爐1座、日產5噸煉鐵爐2座(其中涪陵鐵廠5噸煉鐵爐未建成的)、10噸煉鋼平爐1座、1噸電爐1座、1噸貝塞麥轉爐1座、10吋(英寸)三重式五架鋼條軋機1套、18吋(英寸)三重式四架鋼條軋機1套和輕軌軋機1套。1950年上半年,該廠接管工作初步結束,開始恢復生產。
4.云南中國電力制鋼廠和云南鋼鐵廠[37]。1950年3月8日云南省和平解放,昆明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國民政府中國電力制鋼廠和云南鋼鐵廠。中國電力制鋼廠主要包括1座1噸電爐、氣錘和碾機。該廠設計月產鋼錠40噸,鋼品30噸。云南鋼鐵廠建成有日產50噸鐵高爐(71立方米)1座和1.5噸貝塞麥轉爐2座。1950年4月7日中國電力制鋼廠電爐恢復生產,1952年3月24日云南鋼鐵廠高爐恢復生產。
5.四川威遠鐵廠[38]。1950年8月四川解放,由川南行政公署軍事管制委員會代表接管威遠鐵廠。該廠有日產15噸的高爐。1950年9月25日該廠高爐恢復生產,并將廠名更改為“川南區(qū)工業(yè)局威遠鋼鐵廠”。
解放戰(zhàn)爭中接管國民政府的這些鋼鐵企業(yè),在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為軍工生產提供材料,滿足了軍工生產需要;另一方面穩(wěn)定了社會,為整個國民經(jīng)濟恢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撐了解放初期國民經(jīng)濟的恢復與發(fā)展。但這些廠在戰(zhàn)爭中受到嚴重的破壞,大部分廠礦生產設備殘缺不齊,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嚴重流失。就是以這些接管的鋼鐵企業(yè)為基礎,開啟了新中國鋼鐵工業(yè)艱難起步。
五、結語
建立軍事工業(yè)就必須有鋼鐵材料的支撐。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jù)地和解放區(qū),為保障戰(zhàn)爭的需要,一方面通過戰(zhàn)爭繳獲敵軍武器彈藥,另一方面也始終堅持自力更生,努力建立自己的軍事工業(yè),大力地發(fā)展鋼鐵材料生產,以保障軍工生產。從1927年8月井岡山根據(jù)地的建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從整個革命戰(zhàn)爭時期來看,根據(jù)地和解放區(qū)生產的鋼鐵材料量不是很大,但就是這些數(shù)量不多的鋼鐵材料,保障了根據(jù)地和解放區(qū)軍工生產,為新中國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注:
[29]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編 《山西通志-冶金工業(yè)志》北京 中華書局出版 1999年12月第一版 第790頁
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編 《百年陸達》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14年11月第一版
李浮之著 《長鋼三十三年——李浮之回憶錄》 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11年6月第一版
[30] 李華忠 張羽主編 《鞍鋼四十年》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9年6月第一版 第21頁 第207頁~第208頁
鞍山地方志辦公室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鞍山》1987年5月 第33頁
[31] 本鋼集團有限公司編 《冶金歷史文化叢書—本鋼史畫》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17年9月第一版 第54頁~第55頁
[32] 上海冶金控股(集團)公司鋼鐵志編志辦公室編 《上海市鋼鐵工業(yè)志》2001年12月第1版 第4頁、第17頁
[33] 湖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湖北省志-冶金工業(yè)志》中國書籍出版社 1989年第一版 概述第8頁和第28頁
[34] 重慶志編輯室編 《重鋼志(1936-2003年)》 內部發(fā)行 1987年12月 《大事記》 第54頁
重鋼集團檔案館編 《冶金歷史文化叢書—百年重鋼史話》冶金工業(yè)出版社 2011年9月第一版 第83頁~第86頁
[35] 四川省冶金工業(yè)廳冶金志編輯辦公室 《四川冶金工業(yè)大事年表(1685-1985)》1987年1月 第37頁
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四川省志-冶金工業(yè)》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2年1月第一版 第128頁~第129頁
[36] 重慶志編輯室編 《重鋼志(1936-2003年)》 內部發(fā)行 1987年12月 第20頁
[37] 云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云南省志-冶金工業(yè)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5月第一版 第17頁~第18頁、第351頁 、第362頁
[38] 四川省冶金工業(yè)廳冶金志編輯辦公室 《四川冶金工業(yè)大事年表(1685-1985)》1987年1月 第41頁
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四川省志-冶金工業(yè)》四川科技出版社 1992年1月第一版 第105頁